
端午节周记汇编10篇
愉快又充实的一周又告一段落了,我们会积累一些相应的经验,是时候仔细地写一篇周记了。什么样的周记才是好的周记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周记10篇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端午节周记 篇1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-——端午节。
因为放假,所以我起的比平时稍晚一点。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,却发现我的手上脚上都被带上了五彩线。五彩线是由红、粉、黄、绿、蓝五种颜色组成的,很鲜艳;妈妈告诉我说,端午节带上五彩线会给自己带来好运的。
洗完脸后,我就来到了餐桌前。满满的一桌,真丰富啊。有大大的三角形粽子,还有香喷的鸡蛋、鸭蛋、鹅蛋。看着这么多好吃的,我的口水禁不住流了出来。
正准备开动时,爸爸发言了:“知道今天为什么要吃粽子吗?哪位“同学”知道请举手回答?”
这可难倒了我了,我就装作没听见,等待爸爸解释。爸爸告诉我说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,真没想到一种食物也有故事。
爸爸讲完后,我已经迫不急待地想和他们做游戏了——顶鸡蛋。
我在盘里随手拿了一个个头较大的鸡蛋,先和爸爸来了一个对决。而我的力气太小了,一个回合下来,就输给了爸爸。但是心里却不服输。心想:“可不能这么算了。”我又去洗鹅蛋,想和妈妈较量一番。
只见妈妈在盘子中左挑右选的,好像里面藏了大将军。我好奇地问妈妈:“你在选什么 ……此处隐藏3826个字……人的奇葩,就好像白居易所说:“珠瀴炫转星宿摇,花蔓斗龙蛇动”。
朋友,如果你愿意到我的家乡来,我会为你作引导,如果你喜欢我家乡的舞蹈,我会为你作介绍,来吧!我远方的朋友。
端午节周记 篇10又是一年端午节。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,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了。相传,一代贤臣屈原曾因小人谗言被罢官,后来,他眼看自己的国家被攻陷,悲痛交加,于五月五日写下绝笔《怀沙》抱石投江。于是这一天便用来纪念屈原,这便是端午节的由来。由于怕屈原的尸体被水兽所食,当时的人们便把米团包成粽子投入水下。于是,便演变成了现今吃粽子的习俗。
每年端午,妈妈都会为我们包各式各样的粽子,舀一口白糯米,加个紫红的大枣,又或者是添点香甜的红豆沙。每当蒸熟后,就散发着阵阵浓郁的香气,让人想大饱口福。即使是吃粽子,家里也是有讲究的。吃前,要先祭拜屈原,再祭拜祖先。还要在门上挂上菖蒲等植物来驱邪。干完一系列的繁琐小事后,才能开始吃粽子。将粽子的皮轻轻撕开,路出白嫩的糯米,轻咬一口,甜美的蜜汁流入口中,让人意犹未尽。每次吃粽子,我都要吃得肚儿圆圆才罢休。
在老家,还有一些传统习俗。譬如说,在端午节前几天,要在家门前插上一支茱萸或一条柳枝。还要戴香包,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,并将艾、苍术、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,让孩子或戴于项下,或系于腰间,可增强免疫力。在 我看来,端午节最有意思的一项,便是赛龙舟了。每年此时,我家附近的龙潭湖公园便会举行龙舟大赛。只见,十几条形状、大小不一的龙舟停在水上。随着一声哨响,全都快速划了起来。观看的人的心都快要蹦出来了,到底谁胜谁负呢?端午节虽然只有短短一天,却是最有意义的一天。我们吃粽子,观龙舟赛,聆听两千年前屈原的心声。好不惬意的一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