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精品】春节初一作文锦集7篇
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,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,对作文都不陌生吧,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,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。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初一作文8篇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春节初一作文 篇1盼望着,盼望着,寒假来了,春节的脚步近了,身处异乡的游子们都提着大包小包赶回家与亲人团聚。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年味。
大年二十八到大年三十儿是最热闹的。街上到处是摆摊卖年货的商贩,什么对联、年画、红灯笼、各式各样的瓜果梨糖………哪哪儿都闪耀着喜庆的中国红。路上车来车往,川流不息,加上路边熙熙攘攘的人群,竟让人有些眼花缭乱。
往日热闹非凡的广场,在这样的日子里不同平常。平日里提着大喇叭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们不见了踪影,代替他们的是一个一个穿着新衣的妈妈和他们可爱的孩子。孩子们在这几天是不需要操心作业的,一个一个在广场上疯跑着,嬉笑着。突然一个孩子摔倒大哭了起来,另一个也哭了起来,紧接着许多的孩子都哭了起来……。后来,那个“始作俑者”的孩子停止了哭泣,其他孩子也止住了哭声。广场上又响起来欢闹声……。
终于,大年三十到了,每家每户都忙碌了起来。早起贴春联是必须要做的。爸爸站在门口小板凳上,将去年的旧春联扯下,换上新对联。爷爷站在不远处指挥着“左一点,再一点,向下点…。”终于发出了可以贴的指示。 ……此处隐藏2944个字……版的“红包”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
那就先从大外公的人生经历说起吧!
大外公年少时家境贫困,交学费时捉襟见肘。教材需向同桌借着看;曾外祖父揣着5分钱借遍所有的邻居,凑不齐6分钱买半斤盐;当时家里难得才能吃一次白米饭,大外公就将自己在学校的口粮省出来,带回家过年吃。如此窘境比比皆是。在同学和邻居的帮助下,大外公一边劳动一边读书,完成了小中高的学业。日子虽清苦,学习生涯却很丰富多彩:第一次看电影,第一次使用显微镜,第一次接触五线谱,第一次进阅览室……
第一次参加高考时,大外公辗转汽车、火车来到金华,晚上蚊帐里满是臭虫,不得不在婺江边的窄石凳上躺到天亮,匆匆吃了早饭就参加考试,却不幸落榜。第二次高考时,大外公边在家乡帮助办学,边自主复习,考取了杭州师范大学,我几乎能想象大外公站在校园中,贪婪地注视着,欢呼着“我,是一名大学生了!”大外公怀着为国育才的理想,在永康西溪中学、永康二中、明珠学校种桃种李种春风,一种就是四十二年。
莫道桑榆晚,微霞尚满天。这位耄耋老人,至今都行走在传播中国文化的道路上,虽然步子缓慢,却坚定。 退休后的大外公乐于发挥余热,不仅在金华市老年大学任教两个诗词班,还担任金华市婺城区诗词楹联学会会长一职。
每次拜年时,大外公除了给我压岁钱外,还附赠另类的“文化红包”,那就是亲自签名的著作,如《历代诗词曲释评》、《中华新韵(十四韵)新编》、《婺城对联集成》等。抚摸着写着“韵佳侄外孙女惠存”的书,聆听着大外公的谆谆教诲,我感到特别温暖,特别幸福。从年少贫寒到老有所乐,大外公见证了教育事业的发展,他特别期待我们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诗词文化。
收到这些另类的“红包”,我一定要倍加珍惜,并代代相传!